生意社:供需关系双弱 三聚氰胺重心下移
扫一扫,直接在手机上打开
今年以来,三聚氰胺市场遭遇“滑铁卢”,价格持续探底。截至6月30日,生意社三聚氰胺基准价为5875.00元/吨,与本月初(5950.00元/吨)相比,下降了1.26%,刷新年度最低记录。与去年同期的相比(最高价曾冲破7500/吨),当前价格缩水15.94%。6月更是跌破6000元。驱动这轮深度回调的核心力量,无疑是市场供需格局的根本性转变。
生产成本影响
今年上半年,三聚氰胺行业的高利润率和装置稳定运行极大地刺激了生产积极性,厂家纷纷提高开工率,产量随之攀升,市场净供应量显著增加。尤其在6月份,社会库存已累积至较高水平。然而,与供给端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下游需求的疲软。作为主要消费领域的人造板行业,整个产业链表现低迷,国内板材企业开工率也持续低位。这使得三聚氰胺需求显得格外平淡。
尿素作为三聚氰胺的核心原料,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市场走势。6月三聚氰胺价格的震荡下跌,很大程度上源于尿素的成本坍塌——受终端需求减弱与国际油价拖累,截止7月1日,生意社尿素基准价为1823.00元/吨,与上月初(1892.00元/吨)相比,下降了3.65%。这不仅直接拉低了三聚氰胺的生产成本线,更通过市场预期传导加剧了其价格下行压力
出口是需求增量的重点
2025年三聚氰胺1-5出口月累计26.31万吨(同比+0.34%),年总量预计30.22万吨。
年尿素均价预判低于上半年
初步判断,下半年国内尿素(山东中小颗粒)均价将低于上半年,核心运行区间或在170-2100。行情驱动分阶段:7-8月供需宽松或致阶梯式下跌;9-10月受益于局部限产及淡储或有小幅反弹;年末阶段(11-12月)在多重不确定因素(出口、淡储、气头、宏观、突发事件)影响下,价格波动性增大,反复震荡为主。下半年供需预测
随着下半年新增产能释放,2025三聚氰胺行业产能或达220吨/年。新增装置包括:7月已投产但运行尚不稳定的新疆兖矿装置、计划三季度投产的河南天庆装置,以及计划四季度投产的陕西龙华装置。这三套装置的如期投产是实现上述总产能目标的关键
下半年房地产政策松绑趋势或延续,但增量需求的大幅提升仍需等待。具体需求节奏:7-8月淡季制约国内需求复苏;9月份后,随淡季结束,三聚氰胺消费有望增长。
综合供需,下半年三聚氰胺行情难现大幅回暖。7月:故障检修集中支撑上半月价格上涨,下半月随装置恢复行情转弱。8月:新疆大修支撑下价格或持稳。9-10月:受益于需求好转及尿素原料涨价,行情有望走高。11-12月:国内春节临近需求缩减,但出口计划前置或增量形成支撑。预计下半年主流出厂价区间在5400-6300元/吨。